职场

> 正文

如何度过职业“瓶颈期”?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30 浏览(1528)

       最近有几个小伙伴来找我谈心,说感觉自己遇

到了瓶颈,有些迷茫。看着他们可怜巴巴的小眼神,我仿佛看到了8年前的那个自己。想想也正常,公司从开门到现在一年多时间了,一般来说,一年是个坎儿,我刚毕业那会儿也是以每年为周期感觉到瓶颈。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我就写写瓶颈这点事儿。

 

       何为瓶颈

 

       处于瓶颈期的小伙伴们一般如此描述自己的症状:

 

1.     我感觉自己好像没有进步了。

 

2.     我感觉有些迷茫,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走。

 

3.     我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一技之长,如果失去现在这份工作,我不知道我还能干什么。

 

4.     我对工作好像没有当初的那种热情了。

 

       你们是不是想说:对,就是这种感觉?如果我说对了,那也没什么奇怪的,这就是我刚毕业一年以后的感觉,我只是回忆一下罢了。

 

       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瓶颈呢?给大家看两幅图:

 地图1

地图2


       假如现在有甲、乙两位出租车司机,甲的老板规定他只能在上海市静安区的范围内营运,乙的老板则允许他在整个上海市的范围内营运。一个月过后,甲的瓶颈期可能就会到来,因为他对于静安区的所有地方都已经烂熟于胸了,他再也没有进步的空间了。而乙的瓶颈期还远远没到,要熟悉整个上海他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到那个时候他可能才会感受到瓶颈。

 

       在我看来,所谓瓶颈就是自身能力到达一定水平之后,无法继续向上突破的一种状态。出现瓶颈的原因,则一般是由于眼界和格局不够。

 

       小时候我们看《七龙珠》(一句话暴露了我的年龄),刚开始的时候小悟空和小林、乐平、天津饭打都很吃力,然后短笛大魔王出现了,发现小林他们和短笛比起来简直是太菜了,然后赛亚人登场,发现大魔王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吧,再接下来是沙鲁、魔人布欧……每个新敌人都比之前的强大一个量级。不断强大的敌人,是孙悟空不断进步的动力。如果他没有遇到后来这些外星对手,那么他可能到死也就达到龟仙人的水平罢了。

 

       因此,瓶颈又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达到现有认知水平的能力上限的状态。也就是说,你并不是没有进步的空间,而是你不知道更牛逼是什么样子的。

 

       人的眼界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境界:

 

       1、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2、我知道我知道

 

       3、我知道我不知道

 

       第一种人最可悲,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无知;第二种人最自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第三种人有眼界,他们看到了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世界。苏格拉底说:我之所以聪明,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如何突破瓶颈

 

       通过上面一段的分析,聪明的小伙伴可能已经知道我的解决方案了,那就是开拓眼界,让自己知道我不知道什么,然后继续进步。

 

       但是难题就在于,怎么才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是什么呢?我再提两个我自己造的概念出来吧,那就是显性能力隐性能力

 

       所谓显性能力,就是能够拿出来说的那些能力,比如说考试第一名托福600季度销售冠军处级干部。这些都是可以写到简历里面去的,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而隐性能力,则是不可言说的,比如说能够看到事情的本质知识面很广保持乐观情绪的能力能够驱动伙伴一起完成工作。这些东西就很难衡量了,它没有证书发,说出来别人可能觉得你在吹牛。

 

       其实绝大多数自认为碰到了瓶颈的小伙伴,可能只是碰到了显性能力的瓶颈而已,隐性能力可能还远远没到瓶颈呢。相对于显性能力来说,隐性能力对人的要求要高得多的多。托福拿到600远比毫无障碍的和外国人进行交流容易,升任处长远比成为一个受同事尊敬的领导要容易,拿到销售冠军远比成为一个真正的销售高手要容易。

 

       显性能力的标准是外化的,隐性能力的标准则只能自己去衡量。如果你能够忠于自己的内心,那么你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虽然我托福考了600分,但我知道我英语其实不好,我还没办法和外国人做到毫无障碍的交流;或者是相反:虽然我的托福分数很低,但那根本不重要,托福没办法反映一个人真实的英语水平,我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很有信心。

 

       如果你仅仅把显性能力作为达到瓶颈的标志,那么你的水平线就定的太低了,所以你很容易就会认为自己碰到了天花板。如果你认为自己做了团队销售冠军就很牛逼了,那只能说明你没有见识过真正的高手。

 

       还有另一种情况更糟糕,那就是急躁。你明明还没有达到能力的瓶颈,但是你心里已经等不及了:为什么我不进步了呢?我明明应该更好才对呀,是不是我不适合这份工作?也许我做别的会更好吧?小时候看过一幅印象很深的漫画《挖井》(没想到百度一下很容易就找到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漫画《挖井》


       我上学的时候比较喜欢运动,每一项运动刚开始玩的时候我都完全没有感觉,特别业余,然后突然有一天,就是很突然的一瞬间,我会发现自己似乎找到一些感觉了。这其实就是1万小时定律在起作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质变自然会发生。比较可惜的是,有不少小伙伴倒在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路上,因为他们不相信质变会发生。

 

       人之所以会急躁,说到底还是缺少一种历史的眼光。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每一次考试都会特别当个事儿。可是当我们长大以后再回忆当年,就会觉得和工作这个考场相比,考试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最好具备这种能力,那就是把当下的境遇放到整个人生的长度来看,你要相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你的领导在你这个岁数也经历过类似的迷茫,但他们现在不是都活得挺潇洒吗?

 

       今天的文章很鸡汤,我就用一句特别特别鸡汤的话来结束今天的唠叨吧:瓶颈只是表象,实质是眼界出了问题;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人生高度。

 

       怎么扩大眼界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呗。

 

工作圈申明:凡注明“信息来源:工作圈“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工作圈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工作圈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

热门评论

还能输入128
奔跑吧HR(第二季)开始报名咯